当前位置:
首页 >>
>> 信息资讯 >> 学习·交流·思考
王发棠: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开创新局面
发布日期:2017-12-15浏览次数: 字号:[ ]

十九大报告对国家监察、科技、卫生、教育、文化等18个方面的体制改革作出具体安排,明确提出要成立或组建“四个机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和监察委员会),并在第六部分第五节对“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专门部署。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机构编制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通过参加市管领导干部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班等各种形式的培训,对机构编制系统面临的形势和担负的历史使命有了新的认识。为落实好十九大改革部署,我们将按照市委奋发有为、担当进取、走在前列的要求,结合莱芜实际,认真研究谋划推进全市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以实际行动将十九大确定的相关改革任务落到实处。

一、全力抓好党的十九大改革任务落实

一是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完善市、区事权关系,合理划分各层级事权,赋予市级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深入推进乡镇(街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权强镇,进一步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高基层政府治理水平。待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后,扎实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要求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公开和网上办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将围绕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政务环境的目标,按照上级要求,调整充实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完善领导小组办公室体制机制,制定2018年放管服改革方案,深入推进削权减证、流程再造、精准监管、体制创新、规范用权“五大行动”,大力推行“一窗受理”、中介服务收费清理规范、投资建设项目联审联办、社会民生事项按领域“全链条”下沉办理、权责清单标准化建设、“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企业群众办事“零跑腿”或“只跑一次”、整合共享政务信息系统消除“数据烟囱”“信息孤岛”等实招、硬招,努力实现“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跑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提升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获得感,打造“放管服”改革的“莱芜牌”和“升级版”,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环境。

三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我们将牢牢把握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强改革统筹,制定出台2018年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分工,统筹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待中央、省部署后,稳妥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切实推进政事分开。深入推进中小学、公立医院、科研院所、文化等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区分不同情况,完善配套政策,积极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实现事企分开。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督促指导举办单位制定对公立医院、科研院所的管理权责清单,充分落实法人自主权。推行事业单位业务范围清单化管理,逐步实现市属公益性事业单位考核全覆盖,促进提高公益服务水平。

四是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省部署,配合市纪委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整合相关职能和机构,组建市、区监察委员会。配合相关部门统筹推进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改革、农村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和环境监管体制改革、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审计、统计、盐业、文化、卫生、科技等相关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调研,完善机制,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按要求下大力气稳妥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特检机构改革等重点改革事项。调整整合有关部门职责,组建统一的电子政务管理机构,配合做好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相关工作,满足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改革需要。

五是深化机构编制管理创新。莱芜机构编制资源极为紧张,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们将严格贯彻“三个只减不增”要求,继续在严控总量的基础上,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推进机构编制管理转方式、调结构,优先保障中心工作、基层一线和民生事业发展需要。创新机构编制供给方式,完善“调编带人”创新举措,向改革、向创新、向互联网要编制。推进政府购买服务,一般性公共服务引入市场竞争,不再增加编制。按照省统一部署,会同组织人社部门全面清理规范各级各部门领导职数,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实保障。完善人员控制总量备案管理相关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调动积极性。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积极开展跟踪问效,推进机构编制问题整改与审批联动,增强机构编制纪律的刚性约束。对市委、市政府确定要改革的部门单位,改革期间,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相关事项。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配合有关部门妥善解决相关问题。

二、着力推进一批特色亮点工作

一是省委、市委有明确意见后,继续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巩固和深化大部门制改革成果,持续优化党政部门职能配置。二是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在有条件的区(功能区)探索组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局),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三是深化“一门式”服务改革,推行领办代办服务,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四是学习借鉴上海浦东新区做法,在高新区开展“证照分离”省级改革试点,切实破解“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五是变“你跑一趟”为“我跑一趟”,在党政群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中全面实行“送政上门”,用工匠精神打造品牌服务。六是综合“绩效考核”“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管”,在事业单位中推行星级单位命名制度,为事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探索路子。

三、全面加强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机构编制部门已经越来越多的站在了改革一线,直面困难和挑战,许多改革具有“牵一发动全身”和“扣扳机”的作用,领导重视、社会关注、敏感度高,与此同时,机构编制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原则性很强,有很多规章制度和底线要求,“改革创新与严守红线”、“事业发展和总量控制”成为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常态,做好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需要全面提升机构编制干部的各项能力素质。另外,机构编制系统的年轻同志较多,需要多岗位锻炼,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增强8项“执政本领”要求,市编办将按照“忠、严、实、新、稳、廉”的工作作风建设要求,着力在强素质、提能力、作表率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机构编制干部队伍。一是要对照“五型干部”标准,坚持领导干部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做到勤政廉政,努力担当尽责,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二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继续举办机构编制大讲堂,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开展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编办。三是重视调查研究和对区级工作的指导,加强督查落实,建立工作台帐,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四是突出党支部的政治功能,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精心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建设“达标支部”、争创“红旗支部”。五是加快推进智慧编办建设,推进机关工作信息化、标准化,提升工作效能。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